1942年山东战场,日军碉堡的机枪喷着火舌,压得八路军战士抬不起头。
"狗日的小鬼子,这铁王八壳子真他娘的难啃!"班长急得直跺脚。这时一个瘦小的身影抱起炸药包就往前冲:"让俺来!"只见他像只灵活的野猫,三窜两跳就摸到了碉堡底下。这个不要命的狠角色,就是后来让鬼子闻风丧胆的爆破大王马立训。
马立训打小就是煤窑里摸爬滚打的苦孩子。十二岁那年,他跟着爹下了煤窑,巷道低得连腰都直不起来,瓦斯灯那点光亮跟鬼火似的。监工的鞭子说抽就抽,"啪"的一声脆响,后背火辣辣的疼。"磨蹭啥?想挨饿是吧?"小立训咬着牙往筐里装煤,指甲缝里全是洗不掉的煤渣。最让他憋屈的是,东家顿顿白面馍馍配红烧肉,他们这些苦力连麸皮粥都喝不饱。有天夜里,他摸着黑找到一块尖利的矸石,在煤墙上狠狠划下一道痕。这日子,早晚得变!
1940年,二十岁的马立训参加了八路军。刚入伍时连长直皱眉:"你这身板,扛得动炸药包不?"结果第一次实弹训练就让大伙儿开了眼。眼看老兵要按老规矩点引信,马立训突然喊住:"等等!今儿个南风大,引信剪短三指才中!"老兵将信将疑照做了,结果炸药包不早不晚正好在预定位置炸开。班长乐得直拍大腿:"中啊!你小子有两下子!"马立训挠着头嘿嘿一笑:"在煤窑常摆弄雷管,摸出点门道。"
要说马立训最拿手的,还是那些让鬼子防不胜防的鬼点子。有回打据点,他愣是把炸药包裹在羊皮袄里,伪装成尸体滚进敌阵。轰隆一声响,据点飞上了天,战友们笑称这是给鬼子送"电热毯"。还有更绝的"空爆"战术,用长竹竿挑着炸药包往碉堡顶上送,跟过年放二踢脚似的。这些土办法看似简单,可都是拿命换来的经验。有次行动前,他蹲在战壕里跟战友唠嗑:"你们说小鬼子咋就想不到,咱能把炸药包当风筝放呢?"话音刚落,远处碉堡就上了天。
1945年8月3日打滕县阎村那仗,马立训已经是个老爆破了。总攻前夜,他借着油灯擦炸药,突然跟连长念叨:"等打完这仗,俺想回淄川看看娘..."第二天冲锋号响,他抱着炸药包就往前冲。第三包炸药刚点上,暗堡里的机枪突然响了。眼瞅着胸口绽开血花,他硬是用最后力气扑向爆破点。轰的一声,碉堡塌了,战友们听见他最后的喊声:"冲啊——"这一年,他刚满二十五岁
如今特战旅还有个"马立训班",训练场上永远摆着张空床。新兵好奇问为啥,指导员就指着墙上的老照片:"看见没?当年人家用土炸药包能炸碉堡,你们现在用塑胶炸药更得玩出花样!"说来也怪,明明过去七十多年了,战士们练爆破时总觉得有个精瘦的身影在边上盯着,那眼神跟煤窑里数煤块时一样较真。
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一定联系我们
配查信-股票怎么配资加杠杆-配资短线炒股-配资炒股理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